医院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14亿人民时刻关注这里
它是爱的传递之处
它是病人的希望之所
它更是未来
目前,尤其是防疫相关医院、门诊等人流较多,口罩、医用酒精等防护用品储备较大,火灾风险增强。
火灾案例
2020年2月3日,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楼1层办公室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10平方米,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控制火势并疏散群众。现场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初步确定系电气故障引发。
图为南宁消防发布的通报,事故单位并未涉及疫情处置,且火势较小,很快扑灭。但此次事故也给我们所有处置疫情的医院敲响警钟,一定要做好医院消防安全,确保每一名病人、每一名白衣天使、每一名工作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战役。
划重点
01
加强可燃物的安全管理
医院可燃物主要有药品试剂耗材类、布草类、装修材料类、食材类、纸质类、清洁物品类和燃料类等,例如酒精及含酒精的药品、存放的口罩、防护服、存储使用的药品试剂耗材、医院病历处方资料。
可燃、易燃物品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疫情期间更要加强管理防止可燃、易燃物品接触火源、热源。
1、存储仓库需要加强电气安全管理防止电气性火源,例如使用防爆灯代替普通灯具,仓库内禁止使用电茶壶等产热类电器等。
2、仓库内禁止吸烟和使用其它火源。
3、部分易燃物品存储仓库还要加强门禁管理和防控设施,防止人为纵火。
4、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安全巡查和督导,保障医院可燃易燃物品的存储和使用操作安全管理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划重点
02
加强起火危险因素的安全管理
根据近几年的医院火灾案例相关报道,医院火灾的起火原因主要包括电气起火、热源起火、明暗火源和人为纵火等。热源起火包括产热的设施如红外线灯、频谱治疗仪、取暖器等。明暗火源包括饭堂、锅炉房、实验室等用火部门使用的火源,以及吸烟相关的火源,如烟头等。
医院需要加强针对以上起火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和并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将火灾起火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之前。 1、加强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的定期检查检测,尤其是老旧线路和老旧电气需要重点的排查,发现问题尽早修缮更新。
2、电器的使用必须远离可燃物易燃物。需要对用火部门制定安全用火的操作规程,加强控烟宣传和管理,同时要加强火源周边和经常有人丢弃烟头等地方的可燃物易燃物清理,消灭火灾隐患。
3、禁止超负荷使用电器线路,尤其是需要加强使用产热电器的安全管理,包括取暖电气和电茶壶、电单车充电器等的使用。
划重点
03
加强火灾疏散逃生宣传和训练
1、医院应在建筑内不同区域的明显位置包括诊室、病房等设置该区域的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2、应在本机构的公众活动场所的明显位置通过图画、视频等形式向公众介绍本机构避难场地及各场所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路径、通道,宣传火灾危害、防火、灭火、应急疏散等知识。
3、所有科室都应该开展实战的逃生疏散训练和测验,让每一个员工都熟知不同位置火灾的最佳逃生疏散路径和疏散方案。
4、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练习操作过消防面罩的使用,确保发生火灾时都能熟练指导患者快速正确使用消防面罩。
消防安全系心中
防疫防火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