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他和她都是赴汤蹈火的“火焰蓝”

他们是生活中的伴侣

他们也是抗“疫”战线的搭档

为了疫情防控并肩作战

守护万家平安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爸、妈,对不起。今年我和娟都不能回去了,孩子还得辛苦你们照顾了。”在接到支队通知全员在岗的命令后,王戈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克拉玛依消防支队财务科助理员李红娟和克拉玛依区消防大队工程师王戈这对夫妻,原本准备春节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和半年未见的3岁儿子。面对防疫阻击战,“双指战员”家庭的他们牺牲更大。然而他们俩没有抱怨,一声“注意安全”就各自返回单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王戈一直坚持的理念。疫情防控期间,他和同事深入辖区定点医院及宾馆采取面对面和视频通话的方式,指导帮扶重点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通过电话、微信群加强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网格员的工作提示,为社区送去灭火器、宣传资料,提示居民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明天去现场检查的时候记得带好口罩,衣服穿厚点,注意安全。对了,中午休息的时候记得给儿子打个电话,早上儿子给我发微信说想爸爸了。”李红娟对着电话那头的丈夫说道。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李红娟的座右铭就是“当好家、理好财,坚决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大年初一至今,没有休息一天。积极做好各类防疫物资的采购、清点、检验与发放工作。严谨认真的她就是财务部门最好的定盘心。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因为工作的原因,夫妻俩每天要到后半夜才有空打开手机,看看父母发来儿子的日常动态,给父母报个平安,叮嘱他们要照顾好自己。夫妻俩每天也只能简单的问候、叮嘱几句,就各忙各的工作了。 他们把对彼此的牵挂和对父母、孩子的愧疚都化为行动,为迎接这战“疫”的胜利,共同奋斗。

张云龙是伊犁消防支队奎屯市消防救援大队的一名防火参谋,远在重庆的妻子彭安燕也是一名身穿“火焰蓝”的消防指挥员,他们与所有的消防指战员一样,都奋战在战“疫”的前线。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春节前张云龙申请到休假,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去和家人团聚,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主动回到了工作岗位。作为消防指挥员,妻子彭安燕也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就这样小两口期盼了一年的团圆又变得遥不可及……张云龙夫妻俩“互不照面”的情况早已是寻常事,每当同事们打趣的问他是否后悔加入消防队伍时,他都憨笑着回答:“后悔啥,老婆和工作都是我最喜欢的。”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两个人相距千里,诠释的是同一份坚守。防火没有“星期天”,灭火没有“空档期”张云龙夫妇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恪尽职守和竭诚奉献的消防精神。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斯孜木•那孜尔别克是和田消防支队东巴格路消防站代理站长。由基层消防员成长为代理站长的他,深知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很难带好队伍的。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斯孜木面对繁重的工作,不但没有被压倒,反而干劲十足。他坚持每天带领消防员们对营区内所有场所进行不少于3次的消毒杀菌,利用晚点名时间给消防员们讲解防疫处置知识,组织防疫演练,提高消防员们的应急防疫处置能力。除此之外,为了测量每名出入人员的体温,每天上班前斯孜木都早早守在营门口,为队友们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斯孜木的妻子古丽巴尔是和田消防支队后勤保障科的一名消防文员。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坚持每日给机关全体人员测量体温;联系医药器材厂家对接购置医用口罩、防护服、酒精等医用药品;邀请地区疾控中心的专家为消防员们讲授关于疾病预防的课程;每天在工作群内发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及时掌握各大队药物储备和营区来往人员的测温、消毒的情况。

双“蓝”的坚守——消防队伍中的抗“疫”夫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最美的爱情是并肩“逆行”。

—–

这一对对双“蓝”夫妻组合

身为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一员

面对自己的“小家”

他们只能抱歉地笑笑

面对“大家”

他们却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在他们眼里

“小家”事小 大家”事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