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白圩珑)当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又是企业复工复产高峰期。为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的消防安全工作,西咸新区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实际、创新管控,加强疫情防控时期复工复产企业消防安全技术指导服务,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为全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面对当前企业集中复工复产的形势,支队立即召开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分析会,对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下发的《关于复工复产消防安全服务保障工作》要求进行传达和部署,要求各新城结合辖区疫情发展态势开展一次分析研判,明确特殊时期火灾防控重点。以消安委办名义下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消防安全工作的提示函》《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复工复产期间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各消安委成员单位吸取近期复工复产企业火灾事故教训,加强本地区、本行业部门疫情特殊时期火灾防控工作,成立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消防安全技术指导服务组,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提示复工复产企业掌握消防安全管理技术要点,熟悉消防工作责任、制度、标准和要求,督促各行各业落实主体责任。
服务保障,制度先行:西咸支队足消除火灾风险,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制定下发《全区复产复工企业消防安全服务保障实施方案》,将服务保障范围细化到医疗卫生机构、临时隔离点、卫生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等疫情防控保障企业,复产复工的生产经营企业以及重点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三类企业”。同时,明确企业复工前抓好消防安全“五到位两完好一落实”,即“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关键岗位操作人员、微型消防站到位,设备装置和消防设置完好,落实复工复产预案”。
上门服务,精心指导:支队建立“每天提示、每天督导、每天汇总”工作机制,运用智慧消防监控平台(消防设施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等方式加强对地方重点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期间的消防安全指导服务,并要求企业通过微信群报备消防安全状况和隐患整改情况。目前支队通过“智慧消防”、微信视频、电话跟踪等手段巡检重点单位区域(场所)160家(次),发现火灾隐患630处,督促整改580处,对200余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进行远程约谈指导,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对复产复工企业提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测试,及时对所有消防设施器材、电气线路、燃气管线进行检查测试,针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落实整改,确保完整好用、安全可靠,对于一时难以整改的,会同相关企业及时进行维修,并采取安全替代措施强化风险防控。同时结合打通“生命通道”治理行动,指导各企业、单位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开展一次系统检查,对因疫情防控需要采取的封闭式管理点,制定配套制度和应急方案,确保在发生火灾时不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车顺利通行。此外,支队还积极发动派出所民警、基层网格化人员和物业服务人员,加强居民住宅、农村自建房的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防范宣传,劝阻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违规行为。
广泛宣传,提高意识:支队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企业复工复产消防安全要点,通过火灾案例深入剖析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容易忽略的消防隐患。深入实地开展现场培训200余次,并联合移动运营商签订共同抗“疫”战略合作协议,向企业员工、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发送消防安全常识、火灾自救知识10000余条,在全区防疫一线营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针对复产复工企业,采取视频、电话、短信等形式,对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管理人、值班人等目标人群提示火灾风险2万余条。督促160余家单位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疏散逃生演练,使全体员工掌握基本的灭火、疏散逃生方法,切实提升了企业“四个能力”,确保了复工单位消防安全。
编制预案,应急处置:针对春季复工复产企业火灾规律特点,支队立足灭大火、抢大险、救大灾,强化防护物资储备,随车配备洗消器具,组织全区消防救援队伍开展重点单位和企业制定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同时开展线上熟悉推演,进一步规范作战行动规程,对辖区复工复产企业的行车路线、内部结构、消控室位置、特别是复工复产企业集体宿舍的分布区位置等进行熟悉。指挥中心每天坚持对全区微型消防站进行视频和电话督察及拉动演练,督促单位落实应急准备。针对特殊时期可能出现涉疫警情实际,在营区开展个人防护、洗消清理等强化性的技战术训练和实战演练,切实提升疫情防控期间消防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
下一步,西咸支队将持续关注企业复产复工情况,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优化消防救援服务举措,肃清消防安全环境,不断加强对复产、复工企业单位的服务指导,确保防疫期间复产、复工企业的消防安全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