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午,气温高达36°,杭州某小区19楼突然起火,因为无法使用电梯,消防员在高温下背着近60斤的装备爬楼梯救援,下来的时候救援服里的T恤衫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火灾发生在三墩镇五幸家园南区某幢19楼,13日中午12时05分,杭州消防大队特勤救援二站消防员接到小区居民报警说这里有浓烟冒出,内部人员情况不详。接警后,特勤救援二站迅速出动4辆消防车19名消防员赶赴现场救援,指挥中心同时调派蒋村、大关两个消防救援站增援。
“这栋楼一共24层,着火位置在19楼,有居民去敲门,但是没有反应。”参与救援的特勤救援二站消防员吴俊说,因为着火的时候不能使用电梯除非是专门的消防电梯,如果遇到火灾,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依靠安全楼梯。
不确定是否有人员被困,情况危急,必须争分夺秒,攻坚组人员扛着水带、拎着破拆工具就往楼梯上冲。
13日中午杭州的气温有36度,消防员们穿着厚重的救援服和装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往19楼。
7名消防员佩戴者空气呼吸器,背着沉重的水枪水带和防盗破拆工具,仅仅是防盗破拆工具就有二三十斤,加上救援服和空气呼吸器重达近60斤。
吴俊拿着最重的防盗破拆工具一马当先跑在前面,19楼的高层,他们只跑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 “因为高层火灾,如果装备没有带齐,多跑一次就浪费了救援时间,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把装备带上去,一次性把装备带到位。”
到了19楼,7人已经满身大汗,汗水滴滴答答掉在地上。
但是来不及休息,消防员就连忙赶到起火的人家。现场一户人家里冒出了阵阵浓烟,防盗门已被物业工作人员用铁铤砸开。
进入房间,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消防员发现,这户人家正处于装修状态,一个小房间里一堆装修建材正在熊熊燃烧。消防员们迅速对火势展开扑救,并在房内寻找是否有被困人员。所幸,并未有人员被困。
现场火势扑灭后,物业人员也联系上了房主,房主表示:人正在外面,不清楚为何会起火,已经返回家中。
从楼上下来,几名消防队员全身都湿透了,头发也被汗水淋湿,救援服里面的T恤和背心、裤子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一名消防员说,夏天的温度,平时穿着救援服出来救援就很热了,只要稍微动一下就会出汗,他个人感觉夏季救援服里的温度至少就有30几度。
吴俊说:“现在杭州的高层楼房比较多,像这次这样的情况也比较多。所以我们平时经常进行体能训练,和对高层救援的特别训练,都是负重爬上高层。训练出来的其实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有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参与救援的消防员李松楠说,按照平常一个空气呼吸器干瓶能用25分钟的时间,但是在剧烈运动时,使用时间会缩减到15分钟,所以在救援时,每隔10几分钟就需要换一个呼吸钢瓶。还好这次救援时间不长。没有用上备用钢瓶。
消防员实测装备重量。
一名体重73千克的消防员,穿上救援服、空气呼吸器,携带两个小水袋一把水枪(灭火日常装备)后重量为113千克,也就是说在火灾救援中,消防员身上装备的重量有40千克。
夏季高层着火频发
2017年7月21日中午11点多,杭州庆春路东清大厦的火灾C座1608突然起火,现场黑烟滚滚。消防员背着装备爬上16楼,一边救援,一边反复进入楼层摸排疏散楼上住户,前前后后搜救出120多位业主。并从16楼背下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直到下午1点救援还在继续。一位消防队员在队员的搀扶下出了火场。8名消防员因高温中暑,被送进了浙医一院。
2019年5月6日中午12点半,西溪人家13层某房间起火。准备午休的消防员马上出警,爬上楼梯灭火后,回到消防车上直喘气,人手一瓶藿香正气水和矿泉水。
2019年7月23日凌晨1点,良渚街道昌运里小区某幢16层突然起火,特勤救援二站消防员背着装备爬上沿着楼梯16楼,救援下来后各个汗流浃背。
2019年10月25号中午两点,西湖区港湾家园11层起火,蒋村救援站消防员爬上11层。消防员上下楼梯,换了3次空气呼吸器钢瓶,,用时2个多小时才将火扑灭。下来后2名消防员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只能卧床休息,直到晚上才缓过来一些。
“我们消防车上背得最多的就是藿香正气水。为了防止中暑。”消防员李松楠说。“在救火的时候,穿着救援服本来就比较闷热,容易出汗,火势的高温会把汗水烤干,让衣服紧贴在身上。加上身上的装备比较沉重,一不留神就容易中暑。”
所以消防员们还想了一个小办法,在救火时每隔几分钟就让队友帮忙用水枪把全身都打湿。
“每年的夏季会有4、5次出现可能中暑的情况,有时候有队友实在吃不消,我们就找一个阴凉地方,把他战斗服揭解开,然后用凉水冲撒,然后给他煽风。”
消防员提醒,高层着火本就十分危险,加上夏季气温较高,应该特别注意防范火灾。不要高层楼道、走道不要堆积杂物,同时人走灯灭,出门时关闭家中电器和厨房用具,远离火源。